香港回歸祖國後,兩地在各領域的交往日益深入,在文化藝術領域,香港也展現出國際化環境的優勢。舞蹈家吳菲菲和小提琴家楊宇思,不約而同地在追夢的年紀來到了香港,在嶄新的舞台上發光發熱,也為香港的藝術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她們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細數自己與香港之間的緣分,以及在這裏實現藝術夢想的故事。◆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尉瑋、胡茜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小提琴家 楊宇思:創 「文善社」 推廣文化入社區
卑路乍灣的海旁、錯落有致不算寬闊的街道、歷史悠久頗有人情味的海味舖、華洋交雜的獨特味道,西環的這些點滴都是構成小提琴演奏家楊宇思腦海中最初香港模樣的部分。作為一個福建人,她和香港的淵源其實很深,她的父親早在多年前便在香港工作和生活,她記憶中的香港,和現在其實並無二致。
福建出生、廣州長大的楊宇思早在13歲便獨自一人遠赴歐洲研習音樂,於奧地利薩爾斯堡的莫札特音樂大學深造,小提琴是她的專業,也成了她人生圍繞展開的中心。2009年,楊宇思在一場演出中偶然認識了一位熱愛古典音樂的香港官員,在他的建議下,她嗅到了香港獨特的文化氣息,決定來到香港發展,一住就是13年。
身份認同感強烈
「因為小的時候我就住在廣州,看的也是香港的電視台,除了對一些政治的話題、市民表達意見的方式不太理解之外,對香港的感覺是非常熟悉的。」對於楊宇思來說,西環在她心中的印記深刻,一來便將生活、工作的範圍鎖定在這裏,也逐漸變成了一名真正的「新港人」。
這些年通過「優才計劃」來到香港的「新港人」數量其實算得上龐大,但真正留下來扎根的不多。大約因為節奏過快的生活、身份認同感的不足、各種各樣的水土不服……但是楊宇思留下來了,且身份認同感非常強烈,「因為我一直在建設這裏。」她笑着說,「除了對這個城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外,我也有自己的力量,並且可以跟其他地方的人去介紹,所以我對這個城市的參與感是很高的。」
除了自己的音樂演出外,楊宇思也帶學生,她認為香港的音樂教育市場是很龐大的,「香港的音樂教育很飽滿,十幾年前就有了一人一樂器的計劃,並且非常重視,音樂方面的課時費香港也是數一數二的高價,但這也沒有讓家長們卻步。」
楊宇思也發現本地社區推廣藝術的氛圍比較濃厚,無論是什麼樣的活動都會將文化的元素參與其中,很多機構找到她,希望她與學生參與演出。於是,她就開始構思,除了打響自己名聲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專注於社區建立一個「招牌」,創造一些社會價值呢?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楊宇思去諮詢了很多資深的圈內人,但是一開始因為瑣碎的麻煩與資金的不足差點打退堂鼓。
創慈善團體實現個人價值
好在志同道合的人很多,在大家的熱情與信念中,於2016年,本身屬於香港小交響樂團的楊宇思躊躇滿志地參與創立了非牟利慈善團體「文善社」,透過定期舉辦音樂會、舞蹈演出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社區推動文化藝術發展,促進跨領域交流,擴闊大眾視野。「文善社是我的事業着落點,我在樂團有正式的工作,但是這些並不屬於個人的發展,也不能充分衡量個人的價值。」在6年的時間內,楊宇思逐漸召集到不同的文化界同好,讓文善社的發展走上一個台階。2019年,文善社得到了民間的慈善基金會的支持,從此她便鬆了一口氣,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方向。
「香港相對於內地文化氛圍比較自由,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去創建一個慈善機構,」她說,「如果由一個藝術家去統籌一個團體的話,可能就會有一些局限,畢竟藝術家都是清高的,這時就需要一些專業的能夠運營的人去統籌一些外部的事情。」得到資金的支持對於楊宇思來說算是上了一個有規模的台階,「專業的運營也需要錢,可能先有雞才有蛋,所以又回到最初的現實問題,資助就會解決這部分的問題。」
【心聲】香港與內地的文化交流須更緊密
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楊宇思要參與的演出很多,如上月18日於高鐵站做快閃演出,以及上月末在伊利沙伯體育館香港島聯合會慶祝晚會的壓軸演出等等。但這些演出對楊宇思來說還是不太過癮,「在內地藝術表演是一種宏觀的規劃,需要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內容比較集中,在香港就相對可以自由發揮,非常個人化。但是內地與香港的表演其實很應該互相融匯,畢竟香港不是外國,即便不是劃一,也應該有推廣機構去統籌合作,兩邊應該要在音樂節、比賽等方面多進行一些合作和交流,這方面應該要再多些加強。」她說。
作為內地長大、歐洲求學,目前又在香港發展的這樣一種特殊身份,楊宇思不認為香港的文化會被內地逐漸「侵蝕」,「香港有自己的文化,這種華洋交雜的感覺很強烈。」她認為香港的自由氛圍應當帶動起更多的文化發展現象,而不是拘泥於小團體中,「香港這麼多表演場地,每個周末依然排得滿滿當當的,所以我並不覺得香港是一個文化沙漠,人才也很多,機會也很多。」
Commentaires